第(3/3)页 “启禀圣上,江南织造所进云锦三十匹,其中‘妆花缎’十匹,皆绘‘百鸟朝凤’新样; 苏州府献玉雕三对,用和田羊脂玉,琢成‘三星高照’……” 乾隆目光掠过案边万国来朝图。 画上西洋使臣、藩王罗列太和殿前,洋溢盛世。 “江南匠心,愈见精妙,” 他语气闲淡:“云锦留十匹入慈宁宫奉太后,玉雕陈养心殿,其余收库。” 语音未落,殿外光色突变。 鎏金光束破穹顶而下,铺满墙面,化作一幕惨象—— 台城残宫,尘封蛛结。 一老僧衣衫褪色,枯瘦如柴。 他蜷伏角隅,唇裂流血,双手攥着破陶碗,气息若有若无。 乾隆脸上笑意尽褪,眉峰陡锁,怀表“咔嗒”停摆。 他倏然坐直,金袍拂动案上万国来朝图,绢页微颤。 “萧衍此人,把帝王尊严真是踩在地上!” 乾隆冷声斥道,将怀表砸回案上,银壳与紫檀撞击,声若碎玉。 “自太祖定鼎以来,我朝历代皆以勤政为宗!” “唯此萧衍,握梁朝山河,却迷恋佛堂,朝政委奸,国库空虚!” 他步至墙前,怒视天幕中那枯槁身影,声如霹雳: “四度舍身,每次耗亿金赎回!那金银原为百姓赋税,为军粮赈恤之资!” “他却付诸虚礼!” “被囚之时,若能隐忍一息,招旧部、稳人心,尚可一战续命!” “偏要以死示节,口称‘天子岂受胁’,徒留笑柄!” “他或许留了尊严,百姓却遭劫。” “叛军掠人,洛阳、建康尸满街巷——皆因其妄行!” 和珅低首立侧,蟒袍曳地,语调恰当: “陛下英断!萧衍丢实逐虚,失帝之责,终饿死城中,不值哀怜。” “我大清规制严明,其场所所皆受官府稽察!” “每季须报财产人员。” “若有敛财,地方自可即惩,没产、流放,绝无梁朝‘寺专政乱’之患!” 乾隆冷哼一声,转向案前,抚着一只珐琅彩瓶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