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一卷记载“苏州污吏案”的文牍落在他脚边,恰似对拓跋珪因失智而掀起的朝纲混乱回应。 朱元璋陡然拔身而起,龙靴踏过散落稿纸。 他目光犀利若火中淬炼的刀,扫向殿中众臣,声震梁柱: “拓跋珪早年能扫除北方群雄,合并鲜卑诸部,未必没有几分本事!” “可他偏偏沉溺私欲,迷恋寒食散这种祸害之物,让躁乱啃噬理智,让猜忌覆了心!” “把朝堂当刑狱,宠妃因一语就被弃如破布。” “忠臣进谏竟被砍伤,满朝文武人人自危。” “连说一句话都得斟字酌句——这与元末的乱象何异?!” 他的声调骤然拔高,带着亲历劫火的痛楚: “咱亲眼见过元末的败象!” “元顺帝沉迷天魔舞,躲在深宫荒唐度日,不理河患、不理民饥!” “贪腐横行,百姓成尸,天下大乱,流民遍地,咱的父母兄长皆死于那场劫难!” “拓跋珪如是失心荒诞,与元顺帝何异?” “皆把黎民当草木,把江山当玩具!他不死在熊口,也早晚死于民愤,死于叛刀!” 詹同急忙收拾散落草稿,抚净灰尘,双手托起,语气沉稳中带着忧惧: “陛下所断极是!” “拓跋珪祸根在于‘纵己’。” “帝王一旦纵心,就会被毒物、疑惧啃噬理智,从雄主堕为昏君,终至倾国败亡。” “我大明刚平乱世,百姓才得安宁,若有人仿其作风沉湎毒物、滥施猜忌,必动摇国本,再现元末浩劫。” 他顿一顿,再道: “臣请旨,令锦衣卫迅速于全国清剿毒物。” “自京城药铺至各处黑市,凡暗藏、贩售寒食散及类似毒品者,不分官民,一律押赴京都、关入天牢!” “都按大明律‘谋逆’处断,籍没其产!” “凡为其提供庇护、通风报信者,依从犯论处,绝不宽贷!” “并请命翰林院撰编昏君鉴,将拓跋珪与元顺帝并列!” “以图文剖析他们如何由握权之人堕为亡国之主!” “如何因心智失常丧身、因德行败坏亡国。全国官署晨读,以警其心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