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帝王临死的惨叫与母熊怒吼交织,最后定格在那双惊惧又不甘的瞳孔里。 “哗啦!” 朱棣猛然卷起海图,玄色龙袍的下摆扫过案旁的烛台,烛火剧烈摇晃,火星四溅,几乎熄灭。 他豁然站起,目若利刃,扫向郑和与张辅,声音中满是蔑视与震怒,震得梁柱轻颤: “帝王的心智,是社稷的根本!” “帝王的决断,是百姓的命途——拓跋珪这般昏聩狂乱,便是自毁根基、自断民生!” 他迈到殿心,龙靴踏地的声响仿若重锤敲击众人心房: “朕遣郑和下西洋,是为扬国威、联四海,让万邦明白大明的强盛仁厚!” “朕筹北征外敌,是为护边境宁静、保百姓安居,不让中原再沾战火!” “凡大政大事,都需清醒的头脑、缜密的思量,方能对得起天下苍生!” “可拓跋珪呢?沉迷寒食散这等毒邪,让癫狂蚕食心智,让猜忌戕害朝纲。” “忠臣被屠戮殆尽,朝堂上下人人惶恐,最后竟妄图以对熊的“仁慈”彰显圣德——如此颠倒黑白,简直是对帝王二字的污辱!” 郑和上前一步,双手献上海图,语调沉稳却带着忧心: “陛下洞明!拓跋珪之死,绝非熊袭意外,而是因心智崩坏导致的必然。” “他早年也曾扫平北地群雄,建立北魏,并非庸才;但一旦沉溺毒物,放纵欲望,从英主沦为疯魔,最终自取灭亡。” “如今我大明正值鼎盛,下西洋与北征皆关乎国运,若有人效仿拓跋珪的糊涂妄行,足以动摇大明根本。” 他再言: “臣请旨,令沿海各卫所立刻加紧清查往来商船——” “凡私贩寒食散及类似毒品者,货物全部没官,用于赈灾济民!” “船主杖五十,流放漠北三年服役;若有官吏包庇,一律革职流放,永不叙用!” “另命翰林院编大明兴衰录·失智卷,详记拓跋珪一生,从英武到癫狂,逐一剖析!” “再配合大明开国史,让宗室与百官日常研读,铭记‘帝王需守心智、戒纵私欲’的准则,日后为政时,把万民安危摆在第一位。” 张辅亦上前俯身,甲片反射冷光,言语铮然: “臣同议!” “臣请旨,令边军各营在训练之余,由千户宣讲拓跋珪惨剧——” “结合元末战乱与开国艰辛,让将士明白‘君主若失智,军必生乱;军乱,则国危’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