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张廷玉向前一步,双手奉着黄河治理的奏折,声音沉稳却藏着忧思: “陛下所言极是!拓跋珪之祸,关键就在‘晚节不守’。” “君王少年励精图治尚且容易,能否一生不改初心才是难关——” “多少开国英主、中兴之君,前半生战功赫赫。” “后半生却被虚荣、欲念、疑心拖入深渊,从受万民爱戴的明君,变成人人唾弃的暴主。” 他稍作停顿,又道: “我大清如今正值昌盛,黄河安危、边疆稳固皆系国运大事。” “若有人步拓跋珪晚年的愚行,朝纲必将震荡。” “臣恳请陛下旨意——命宗人府强化对宗室子弟的教训戒勉。” “每月增设‘末年慎行课’,以拓跋珪的失德为典例。” “辅以我朝先祖‘勤勉守正’的祖训,让宗室从幼时便明白:‘生前勤政易,一生守心难’。” “另令顺天府严缉京城药铺,但凡暗卖寒食散与类似毒物之人,无论售者买者,从重治罪。” “卖者抄没全部家产,悉数充作黄河水利之资。” “买者杖责三十,若属宗室或在职官员,再加停俸三载,以示惩戒。” “此外——” 张廷玉补充,“臣请命翰林院编纂帝王暮戒录,将拓跋珪之失德——” “梁武帝萧衍沉溺佛侣荒政、玄宗李隆基后期迷恋声色误用安禄山等事例全数收入。” “详加解析其如何从英主堕为昏君,又如何因晚年失智导致社稷动荡——” “让文武百官与后世子孙每日诵习,朝夕自警。” “使人人铭记:无论功绩多大、位高多久,皆要收敛私欲,保持清明,不可懈怠!” 康熙频频点头,目光再一次落到案上关于治河的奏折,手指轻敲“加筑堤防”一句,语气坚决: “允奏!宗人府的‘暮年慎戒课’,朕将亲自督查。” “每月朕亲赴宗人府听宗室子弟的心得体会。” “若有人敷衍塞责、不知警戒,遣往盛京皇陵守陵三年,在先祖陵前静思其过。 “帝王暮戒录修成后,先呈朕审阅。” “朕要逐句把关,务必做到字字如针、句句警钟,不许粉饰,不许含糊!” 他起身走向殿心,隔着窗棂眺望远方的田野—— 农夫牵牛耕作,田埂旁的大清龙旗随风猎猎作响,一片升平景象。 康熙心底暗叹: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