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真是开了朕的眼界!” “看这行军谋略、战场调度,朕从今往后,绝不再说李建成作战平庸。果然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!” 此话一出,长孙无忌、杜如晦等人眉头齐锁: 陛下随口一句,又牵扯到前太子—— 李建成虽然比不过如今的陛下,却也绝不至于让士卒沿途饿殍成河。 如此比较,未免太过尖刻。 李世民不察众臣心思,仍沉浸震撼之中,轻敲御案: “朕自恃懂兵,如今方知运筹还可更妙。看来,朕需继续求学方能守住大唐社稷。” …… 明成祖时期! 奉天殿内气氛凝固,朱棣紧握急报,面如寒铁,怒火几乎从眼底喷出。 他深知后勤的重要性,因为他经历过补给崩溃的绝望。 朝堂虽常言国库告急、财政吃紧,但他每次出征,从未让前线缺过粮械。 “这帮东西比畜牲还不如!” 朱棣将急报扔在案上,震得梁柱嗡鸣。 “他们究竟在争什么?战争本应护国卫民,竟弄成军队饥寒交迫、濒临饿毙的乱象,叫后代见了岂不蒙羞?” 他紧咬牙关,眼内血丝密布: “连大同这种要冲都打不下来,却让自家兵马在家门口饿死?!愚笨至斯,荒唐至极!” 群臣噤若寒蝉,无人敢言。 …… 天幕继续播放。 明初将才如过江之鲫,蓝玉、徐达、朱能、张玉皆是名将。 可后代未必能继承其锋芒。 如那位被写入反面教材的——朱能之子朱勇。 他统领五万精锐骑兵,信心满满踏上征途。 ——我领五万精骑,而也先不过三万,此役如猫戏鼠! 此行必将大获全胜,回朝便可献凯! 他毫无隐蔽,风驰电掣般直撵进攻。 天幕为他头顶刻下“朱能之子”四字,永乐群臣目光齐聚此人。 朱能怒喝,铁青满面: “这等丢尽家门的蠢货!若他敢惹事,老夫非扒他皮不可!” 一语成真。 战幕展示—— 五万大军抵达鹞儿岭时,被也先的伏兵当场吞没,全军消散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