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9何去何从-《刘宋:未满十二,是关中之主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赫连韦伐沉吟片刻后,说道:“臣有三策,上策是率领部众西迁,往陇右求活。”

    赫连定闻言,沉默不语。

    原时空的胡夏残余势力能够轻易攻灭西秦,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此前攻占了关中,国力有了较大的增长,哪怕被北魏接连攻取朔方、关中,余众面对陇右三国,也能占据上风。

    这一时空因为刘义真的异军突起,胡夏不止没有能够占领关中,增长国力,甚至连打了寡妇渡之战、泾水之战、统万城之战三场败仗。

    同样是残兵败将,但实力不可同日而语。

    另一方面,当胡夏余部进攻西秦时,已是公元431年,西秦如今的中兴之主乞伏炽磐于三年前,也就是公元428年病逝。

    其子乞伏暮末继位后,西秦走向衰落,当时西秦连年遭受北凉沮渠蒙逊的进攻,故土全境甚至被吐谷浑国完全占据,同样是一支流亡的残兵败将。

    当时乞伏暮末向北魏遣使称臣,北魏将当时仍被胡夏控制的平凉郡、安定郡封给乞伏暮末,所以穷途末路的乞伏暮末带领剩余的一万五千人东出,攻打胡夏,为赫连定擒杀,西秦这才灭亡。

    而非赫连定带着残兵败将西迁,攻灭西秦。

    现在的西秦,可不是后来的流亡势力,在乞伏炽磐的治下,其国力蒸蒸日上,纵使胡夏鼎盛时期,也不敢小觑。

    赫连韦伐说是求活,并非是让赫连定投奔乞伏炽磐与沮渠蒙逊。

    真要愿意给人当狗,北魏、东晋都是更好的选择,何苦去投奔西秦、北凉这种小政权。

    赫连韦伐之意,是让赫连定率部西进,攻占一片地盘,从此用心经营,待有朝一日全取陇右,便可打回朔方。

    但西秦如今正是鼎盛时期,又有沮渠蒙逊在凉州虎视眈眈,赫连定认可西迁确实是上策,但没有胆量轻易答应。

    赫连定摇了摇头:“说一说其余二策。”

    赫连韦伐有些失望,在他看来,胡夏要想保持独立性,必须西迁,否则,如果留在高平川,处在北魏、东晋两方大势力的包夹之下,只能选择成为其中一方的附庸,根本没有左右逢源的可能。

    “中策是向魏国称臣,下策是向大晋称臣。”赫连韦伐拱手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