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周学军带着他的二十个工人走进建材市场时,所有人的目光都不自觉被吸引过去。 “姜经理。”他走进铁皮房,“人我都带来了,手艺你放心。” 程大勇打量了一下这群人:“干多久了?” “最短的三年,最长的十年。” 周学军随手拿起桌上的水平尺,掂了掂,“我的人,活儿要是差了,我亲自返工。” 姜晚舟笑了:“那以后验收的事,就麻烦周哥和程工一起盯了。” 周学军挑眉:“行啊,程工说怎么干,我们就怎么干。” 当天晚上,姜晚舟特意请客,在小饭馆摆了两桌,还上了几瓶二锅头和一大盆红姐做的卤味。 “周学军手底下这些人,看着就精神。” 姜晚舟递了杯茶给程大勇,程大勇接过杯子。 “干水电的老李我认识,去年棉纺厂改造,他布的线现在都没出过毛病。”他顿了顿,“就是太闹腾。” 确实闹腾。 周学军正举着酒瓶:“从今儿起,咱们就是巧工匠的人!姜经理给饭吃,程工把关质量,谁要是偷奸耍滑,就是跟我周学军过不去!” 姜晚舟看着工人们涨红的脸,心想这可比她拿着登记本挨个讲规矩管用多了。 那天和周学军聊完,她就知道这个满身江湖气的包工头,会是巧工匠最需要的助力。 现在算上这批人,他们已经有近两百号工人,阳光花园的活刚干到三分之一,附近几个新建小区又陆续找上门来。 第二天。 姜晚舟在铁皮房墙上挂了块小黑板:程大勇主管技术验收,周学军负责人员调度,瓦工、水电、木工、油漆按人分组。 来打卡的工人们围着黑板议论纷纷。 “姜经理,这分组了工钱咋算?”有人高声问。 “照旧!”姜晚舟敲敲黑板,“只是以后派活按组来,验收不过全组返工。” 她余光瞥见周学军晃过来,又补了句:“周哥会带各组组长每周评比,干得好的组多派活。” 周学军呛得直咳嗽,等工人散开,他压低声音:“姜经理,你这不是给我架火上烤吗?” “能者多劳嘛。”姜晚舟笑着递过登记表。 “再说程工已经把验收标准简化成三条了。” “得,我算是看明白了。”周学军拍了下额头,“程工唱白脸,我唱红脸。” 正说着,程大勇匆匆走过。 姜晚舟注意到他解放鞋帮子又开线了,显然是连日奔波的结果。 她喊住他:“程工,今天你就查阳光花园的两户,其他让各组组长先自查。” 程大勇还没开口,周学军已经扯着嗓子喊:“都听见没?各组组长中午来找我领验收单!” 他凑近姜晚舟:“放心,我盯着他们按老程的规矩来。” 半个月下来,周学军在前头吆喝派活,程大勇在后头盯着验收,姜晚舟在中间一笔笔记账,硬是把这群散兵游勇拧成了一支队伍,干得越来越顺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