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红姐乐了:“你说呢?” 新住处比仓库强太多。 小区门口有个传达室,穿蓝制服的老大爷每天准时开铁门。楼前的水泥地扫得干净,自行车棚里整齐的停着永久和飞鸽。 S大的老师下班回来,偶尔在小区里碰见,还会冲她点头。 搬过来不到一周,姜晚舟就在教师楼里接了四单活。 这天下午,姜晚舟正带着两个木工师傅在302室核对装修清单。 业主陈教授端着茶杯站在一旁,指着预算表问:“小姜,这面墙的涂料用量怎么算的?” 陈明华五十出头,齐耳短发一丝不苟。 姜晚舟听说,她在S大经济系素有“铁娘子”之称,是全校为数不多的女副教授。她丈夫祝志远,是S大金融系教授,学科带头人,市政府的经济顾问。 “陈教授。”姜晚舟赶紧在裤腿上擦了擦手,认真回答,“长乘高减门窗面积,再加百分之五损耗。” 祝教授听见声音,从里面走过来,笑呵呵地说:“我老伴就爱考校年轻人。” “别打岔。”陈教授笑道,目光却仍停留在姜晚舟身上。 这个姑娘眼神清亮,回答问题时的专注神态,让她想起自己最得意的学生。 这时,木工老郑蹲在阳台拐角处挠头:“这斜角咋下料?至少得浪费三块板子。” 姜晚舟走过去查看,阳台是一个不规则空间,拐角多耗料,确实棘手。 她掏出那个写满公式的计算本,拿笔做图示。陈教授不动声色地靠近,看见她直接画辅助线,用三角函数推导出最优解。 “按36度角开料,能省下一整张板。” “小姑娘懂三角函数?”陈教授的声音从背后响起。 姜晚舟这才意识到自己露了馅,忙说:“自学的。” 陈教授沉默几秒,她教书二十年,能一眼看出这个计算背后的数学天赋。 “小姜,你是什么学历?” “……初中毕业。” “可惜了。”陈教授推推眼镜,“你算料比我这教数学的还快。” 这样聪明的孩子,本该坐在大学教室里。 姜晚舟扯出一个笑,继续拉卷尺。 陈教授注视着姜晚舟低头工作的侧脸。 他们选她装修,是因为听说她帮王教授发现施工队多报了15%的材料费,省了预算。会算账的工人不少,但主动为雇主着想的却不多,这份心性难得。 这孩子真是哪哪都好,就是学历这块短板,完全可以补上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