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英军指挥官现在一心只想着保全实力、撤往印度,会强令200师在同古死守到底。 一方面是为尚在集结中的曼德勒会战争取时间。另一方面,则是为了掩护英军安全北撤! 远征军的牺牲,在他们看来,不过是达成其战略撤退的必要代价。 看着面色愈发凝重的孙抚民,顾志雄言辞恳切:“孙师长,顾某今日冒昧前来,是因为贵师是我远征军机动能力最强的部队,是唯一有可能快速驰援同古的力量!” “这虽是我基于战局演变的个人推断,可一旦西线战事真的如我所料那般,甚至比我预想的更糟,那么同古危局便在眼前。” “顾某此来,绝非为了争功,更不是越权指挥,只盼孙师长能洞察其中利害,设法提前入缅,进驻曼德勒,以备不时之需。” “我华夏的热血儿郎,应牺牲于决胜之战场,而非填沟壑于异国!” 孙抚民始终沉默地听着,他知道顾志雄所言非虚。 缅甸的战局,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混乱与不信任。 英军是在放弃仰光后,迫于形势,才完全开放边境通道,这导致了远征军入缅的时间被一拖再拖,严重滞后于战局发展。 目前先头入缅的部队仅有一万余人,其中200师就有九千多人,其余则是第五军的一些直属部队和先遣人员。 第六军因为要接手英军在泰缅边境的东部防线,无需绕道滇缅公路,得以先行展开。 而第五军主力、第六十六军及新八军的大部队,此刻仍分散在滇省各地集结,只能依靠运力有限的滇缅公路,分批依次入缅。 按照原定计划,须待第五军主力全部入缅后,其他部队方能依次开拔。 若换作其他部队,想要调整此序列,势必困难重重,牵涉多方协调。 但孙抚民的38师,情况特殊。 第(2/3)页